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观点  > 正文

【市场周策略】逢低买入,布局明春

时间:2016-12-26

字号:

上周市场延续弱势,上证综指周下跌0.41%,收于3110.15点,创业板指周下跌1.68%,收于1964.54点。

上周我们的观点是,建议投资者短期无须再恐慌,准备好弹药,在下跌中布局明年有机会的品种。现在我们依旧延续这个观点,认为2016年的最后一周依旧难以迎来反弹,但确是布局2017年“春季躁动”的绝佳机会,仍建议投资者在这收尾一周做好越跌越买的准备,布局2017年看好的标的和板块,等待“春季”收获。

为什么我们判断今年最后一周难有反弹,但对明年年初市场又较为乐观?我们先来看看近期市场下跌的两个主要因素:1、年底资金面紧张;2、投资者担心“汇改”引发明年年初资本外流。分析第一个因素:12月份很多银行理财产品集中到期,银行偿付压力大,从历史来看,每年12月都容易发生资金利率上行。且今年还叠加了监管层主动调控因素,因过去几年过于宽松的流动性以及资金的“脱实向虚”已经造成了一定的资产泡沫,这是监管层不愿意看到的,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将“防控资产泡沫”放在了重要位置。这些因素集中导致了年底资金紧张的局面。而这一局面的改善需要等到明年年初,因为过了元旦后,首先理财产品到期问题会明显减少,其次新年后银行有了新的信贷额度,往往会抓紧投放,所以1月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也会明显增加,历年资金利率都会在元旦后一周出现明显下滑。分析第二个因素:明年1月确实可能因为“新年新的个人购汇额度”而出现居民集中购汇,但从历史的“服务贸易结售汇逆差”(近似代表个人居民购汇规模)和“银行代客结售汇总逆差”(近似代表通过货物贸易、对外投资等形式外流的资本)数据来看,2015年两次发生严重资本外流并且引发股灾的期间(2015年8-9月,2015年12月-2016年1月),都是“银行代客结售汇总逆差”的高峰,且“服务贸易结售汇逆差”都远远小于“银行代客结售汇总逆差”,说明了个人居民购汇并不是造成此前严重资本外流的主因,更多的还是通过货物贸易、对外投资等购汇造成,而这类购汇需求只要人民币汇率预期稳定且资本管制持续严厉,就不会在明年年初突然增加。

从前文分析来看,今年年底大家担忧的两个主要因素在2016年最后一周不会有改善,但在元旦后会有改善。除此之外,明年一季度还有值得期待的良性因素:首先明年一季度发布的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基本面数据较少,但1-2月各省直辖市召开地方两会,各部委召开年度工作会议,3月份则进入全国两会,农业一号文也将公布,密集的政策事件可能驱动投资者提前对政策有一些期待,引发一定的主题性机会,这些主题机会可能集中体现在大盘蓝筹股。而中小创经历了2016年全年的估值消化,目前整体估值已经回到2013年的水平,而盈利增速和资本运作频度依旧保持较好的势头,2016年底没有实现的估值切换行情也有可能在明年年初开始体现。所以明年春季只要没有超预期的利空因素发生,市场整体还是偏乐观期待的。

综述,我们认为今年年底的最后一周依旧平淡,难有反弹,但明年一季度将有不小概率触发“春季躁动行情”,故投资建议是:在今年最后一周依旧执行越跌越买的策略,尤其重点布局明年看好的板块以及“超调”带来的机会,等待明年一季度的收获。在板块配置方面,建议可以均衡,即大盘蓝筹股可布局主题性机会,中小创则选择低估值高增速标的买入等待估值修复或估值切换的机会。需要重视的风险主要有两个:1,年底公募基金仓位有所升高,明年年初不确定是否集体降仓;2、货币政策是否持续收紧导致资金面得不到缓解。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不就报告中的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担保。本报告内容和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