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观点  > 正文

【市场周策略】短期平淡,中期仍看好

时间:2017-02-20

字号:

上周市场较为平稳,上证综指周上涨0.17%,收于3202.08点,创业板指周下跌1.15%,收于1882.87点。消费股和金融股领涨,苹果产业链热度再次被点燃。

上周末最受市场关注的莫过于“再融资新规”,这是监管层贯彻今年“IPO加速,再融资放缓”的监管导向的第一个重大政策举措。新规主要针对再融资规模、再融资频率、资产状况、定价模式四方面做出了新的规范:1、限制再融资规模—发行股份数量不得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20%;2、限制再融资频率—再融资发行的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不得少于18个月(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除外);3、资产状况要求门槛提升—非金融企业再融资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4、优化定价机制—明确了定价基准日只能为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新规限制的主要是非公开发行再融资,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仍按原有的并购重组相关法规执行,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中涉及配套融资的在定价模式上和发行规模上按照上述新规执行,配套融资期限间隔则仍按照原有的并购重组相关法规执行,不受上述新规影响。

我们具体解析一下上述新规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上述四个新规中,限制再融资规模和资产状况门槛的要求其实对资本市场影响较小。本身发行股份数量占发行前总股本的20%就已经足够满足大部分公司的正常融资需求了,此前发行比例也不超过30%,同时现在二级市场的市盈率回归到一个合理水平,很多上市公司也未必想发行很多股票。而资产状况门槛的要求在原有的非公开发行细则中也有要求,这里只不过再提了一下。但限制再融资频率和定价模式的改变则对当前市场有较大影响,定价模式的改变,消除了原有的低底价发行的可能性,变为市价发行,原有通过非公开发行套利的模式消亡,此前占市场大比例的三年期锁价发行可能退出历史舞台。而发行频率要求扩大到18个月也超出了此前12个月的市场预期,大幅减小了再融资频率。

再具体到影响的板块,新规主要抑制了现金流不充裕、依靠外延逻辑成长的小股票以及一些无节制的定增融资套利的行为,壳价值在再融资新规和IPO加速的双重影响下可能也会有所下行,但对于基本面稳健、现金充足的绩优白马股,符合可转债、优先股要求的好公司可能反倒是利好。同时对于次新股一上市就进行定增收购的想象空间也有所影响,这可能造成部分次新股的高估值溢价水平略受压制,但影响并不会像大家认为的那么大,因为此前IPO审核周期长达三年左右,许多公司申请IPO后其实就开始了募投项目的相关投资,经过三年的周期上市融资就替代了原先的投资,于是立刻就有了再融资的需求。但现在IPO的审核周期缩短至一年左右,新IPO的公司未必会一上市就有再融资的需求,所以新规对于次新股再融资的实质影响是小的。

综上,再融资新规可能会在短期导致部分个股估值下滑,但实质这个方案在16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运行,只是现在进行了政策明确,实质利空小,倘若错杀会是机会。

除了再融资新规外,上周还有两个事件较为重要:1、央行出了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主要基调还是宏观审慎、脱虚向实和防控风险;2、中金所对股指期货交易规则重新松绑,升杠杆的调整有利于吸引多头入市,以及提升整体股指期货的流动性水平。

综上,从上周末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来看,结合全球货币政策会维持紧平衡(我国一月份社融和通胀数据比较高,经济处于冲高过程中;美联储上周讲话偏鹰派,5月份或6月份可能是美联储再次加息的时点),本周资本市场或有调整。但结合未来半个月内特朗普可能出台的减税政策导致的全球风险偏好提升,以及即将到来的两会可能带动政策预期式的主题行情,我们认为本周倘若市场调整将是大家布局后面一个月的最好时机。建议投资者在本周选择反向操作,“春季行情”并未结束。需要回避的是14到16年期间做了大量收购的公司,在未来再融资放缓的大背景下,业绩增速或受影响,并且17年、18年可能面临解禁和商誉的压力。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不就报告中的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担保。本报告内容和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